(原标题:河北学者国际期刊论文实验结果引质疑)
由于多位科学家称未能重复实验结果,曾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受到质疑。昨日,他告诉记者,并不会回复这些质疑,并认为质疑“不科学”,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韩春雨被称为“三无”副教授:无名校(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身份、无名气(名不见经传,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他的实验室也简陋得令人惊讶。
实验结果无法重复遭质疑
由于实验结果无法重复,韩春雨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的实验结果遭受质疑。此前曾称已重复实验成功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生物和环境学院教授盖坦·巴尔焦发表博客称,经过多次尝试,仍未重复出韩春雨的结果。
据了解,2016年5月2日,韩春雨课题组的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Argonaute》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内容大致为,以DNA来介导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
博客中,巴尔焦说,他仍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他甚至得到相矛盾的结果。韩春雨的文章称NgAgo在37 以上的实验条件下起作用,但巴尔焦的实验结果却为50 。
与此同时,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在其Twitter上推送数位科学家的实名评论,其均无法重复实验结果。
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现就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下属研究机构Janelia Farm的科学家David Stern说,无法利用NgAgo在果蝇中进行编辑。
另一位西班牙科学家LluisMontoliu则称,他们曾在韩春雨之前利用相关内切酶进行两年的实验,并无法实现基因组编辑。
对此,韩春雨昨日告诉记者,目前的质疑并“不科学”,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多国科学家呼吁自然杂志介入
两个月来,尚未有科研团队重复出韩春雨实验结果。随后,多国科学家公开建议《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路易斯·蒙特柳曾对媒体回应,从6月末至7月初,多个实验室分别利用人类、老鼠或是斑马鱼的细胞重复实验,但均以失败告终。
他甚至呼吁,在韩春雨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说明前,国际研究者应停止使用NgAgo。
对此,巴尔焦也曾表示,其已呼吁韩春雨能够公开具体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从而证明自己的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截至记者发稿前,《自然》出版集团并未对韩春雨研究结果进一步发布,也并未能回应记者的采访问题。
背景
今年,韩春雨的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文章。据了解,《自然-生物技术》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期刊,其影响因子为41.514,已超其主刊《自然》杂志。
据介绍,简单而言,韩春雨团队发明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此外,也有媒体报道,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适合在人类细胞中编辑基因组。
文章发表后,韩春雨迅速“蹿红”,其发现甚至被称为“诺奖级”。《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曾评价,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让我们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
案例
饶毅实验证明自己结论正确
1999年,饶毅实验室发表论文,证明Slit蛋白质的功能对嗅球神经细胞前体起排斥性导向作用。
2001年,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儿童医院的三位科学家在《神经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结论不同,认为Slit单独不能作为排斥性导向分子,而单独只是抑制细胞移动的分子。
而后,饶毅做了更多实验,很清晰地证明Slit对于这些细胞是排斥性分子,而不是抑制性分子,平息了质疑。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丑闻
2014年1月30日,小保方晴子团队一口气在《自然》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在这全世界最具名望的学术期刊上,小保方晴子宣布,他们掌握了全新的多能干细胞制备方法,比传统iPS制备方法更简单更高效:单纯依靠环境胁迫。
然而不到一周,她就被质疑篡改论文图像。她所在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2月对其展开审查,“学术女神”顿时身陷学术丑闻。7月,《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的两篇论文。8月,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Sasai Yoshiki)悬梁自尽。年末,重现小保方论文结果的实验因失败提前终止。
焦点
公开发表的实验为何仍要重复?
据了解,目前,尚未有其他科研团队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为什么要重复论文中的实验结果?
昨日,一位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在正式期刊上发表的科学文章,经过漫长时间实验,同行出于兴趣及需要均会进行重复验证。他说,发表的论文,一方面杂志会审核,但更多时候需要同行评议。
他表示,在学术界,学术质疑是非常常见的。他表示,如果实验验证出现问题,科研领域会有非常标准的处理流程。
如何处理对科研论文的质疑?上述科研工作者解释,如果质疑他人的实验结果,需将其质疑的内容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投稿给期刊。“需要提供实验结果,原始数据等实验细节”。他称上述方法是科学领域内接受质疑科学报道可重复性所认可的一个准则。
他说,把质疑的内容以论文的形式给期刊发表后,可向杂志申请原作者的回应。此时,杂志也会将相关内容转交给原作者,并要求其作出正式回应。
是否需要公开原始数据?
针对目前多位国际科学家希望《自然-生物技术》介入,并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上述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则回应称,未听说过上述操作方式。
另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科研工作者也说,没有什么权力要求别人公布数据。“保密不保密,都取决于作者,没有外部力量可以干扰”。
他说,如果重复他人实验结果,需与作者联系。重复结果不同,则可与作者沟通。如果作者未回复,可保留权利向该论文发表的期刊说明情况等方式解决。
目前能否说明韩的实验有问题?
截至目前,多位科学家质疑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并称无法重复。是否说明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有问题?采访中,多位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科研领域的学术质疑非常常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也表示,科学有讨论和争议是正常现象,为进步所必需;实验科学最后结论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研工作者说,目前的情况并不能说明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出现问题。质疑者之一巴尔焦也曾表示,仅靠他的实验结论并不能证明韩春雨的工作是有问题的。因为他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实验,并且选用不同的基因,并不能算是一个严格的重复实验。上述科研工作者说,在科学上,重复实验需要一定条件,有严格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学术争议似乎并不少见。多位受访者称,科学的争论还是应该在学术圈解决。科学本身是有很强的容错性的,任何实验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