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回忆起上半年在上海面试的学生,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颇多感慨。
秦春华发现,学生们个个都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都有着光鲜亮丽的简历: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都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连面试中的表现都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但是当问到他们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却很少有人能答出来,学生们告诉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位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的清华高才生,当场向嘉宾求教:毕业之后该去从事什么工作?不料遭到清华学长高晓松当即驳斥:“你不去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10多年的教育?”
可以想见,那些坐在面试官面前,拥有光鲜亮丽的简历,综合素质出色却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学霸们,当他们考上顶尖大学后,或许也将面临同样的困惑与迷茫。这样的学生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他们作为所谓“精英”所表现出来的迷茫,让人感到忧虑。
如果问一个几岁的小朋友:“你未来想做什么?”他会说出很多有意思的答案:科学家、考古学家、宇航员、警察、医生……每个小孩都做着绚烂多彩的人生之梦。可为什么青春正盛的十七八岁少年,在生活的理想面前会如此无趣、如此缺乏想象力呢?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家具’”,成了一个个单调的、乏味的、冷冰冰的人?
答案并不难找。在格式化的招录体制下,学生、家长、老师心中最重要乃至唯一的目标便是考上好大学。教育的目标变成了让一个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变得更加优秀,然后考上名校。围绕这个目标,艺术特长、创新能力、公益活动也都丧失了它们本来的功能和意义。在这条教育流水线上,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培养、生命的体悟,都被教育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些学生无疑是优秀的,他们不仅会考试,而且综合素质出众。但实际上,他们与应试教育下只会考试的学生相比并没有质的区别。他们考上名校的工具不再只是分数,还包括各项特长和能力。他们优秀,却不知道为何要优秀,综合能力出众,却无法关照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丧失了对“诗和远方”的想象力,缺乏对生命的体悟。
教育格式化,面试只能格式化。如果所育之才都出自一个模式,哪怕这个模式很优秀,也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