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8月23日电(王波)23日,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缩微中心各成员馆协办的“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在四川省图书馆开展。
展览回顾了1985年至今,30多年来缩微中心带领各成员馆采用缩微技术对馆藏珍贵文献进行抢救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界积极探索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利用缩微品开发建设善本古籍全文数据库、民国文献数据库,开展缩微技术标准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据了解,30多年来,缩微中心先后带领25家成员馆,共同开展珍贵文献抢救工作,缩微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共计6700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31,759种、报纸4,378种、期刊15,230种,民国图书98,493种,为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川省图书馆作为缩微中心第一批成员馆,多年来抢救性拍摄了大量馆藏珍贵文献资料,截止至2015年,已抢救拍摄馆藏珍贵文献古籍善本书236种,937卷,470326拍;民国时期期刊1799种,748卷,870943拍;民国时期报纸427种,852卷,429140拍;建国后报纸65种,532卷,269900拍;合计2527种,3069卷,2040309拍。
为推动缩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推进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全面融合,推广数字缩微技术在文献保存保护与服务领域的应用,更好地发挥数字缩微技术在传承中华文化领域的作用,自2014年起缩微中心,面向各成员馆开展数字缩微建设工作。2015年四川省图书馆被列为第一批数字缩微示范馆之一。
据悉,本次“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将从8月23日持续展出至9月23日,观众可持身份证免费到四川省图书馆东门一楼展厅进行参观,还可亲手操作使用国产便携式数字缩微阅读查阅四川省图书馆珍贵缩微品馆藏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