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职业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09 09:16   

  如今社会倍加重视教育,教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听过一个“学生追师”的故事:有位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结果他的课讲到哪,不少学生就跟到哪,虽然往返路途很辛苦,但学生乐在其中。梅贻琦先生有个形象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于名师课堂,实乃学生之幸。

  “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德性精华,历史上既有像孔子这样“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的流芳圣贤,又有“程门立雪”“子贡尊师”之类的千古佳话。民间社会中,即使没有读过书的人,也都知道“尊师”的重要。如今社会倍加重视教育,教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向老师表达由衷的尊敬和感恩,让尊师重教成为遍及社会每个角落的风尚,正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回首往昔,从普及新知到教育救国,教师总是挺立在时代最需要的地方。徐特立坚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改造乡村教育,探寻济世安邦的教育之道;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我们的周围,亦有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张丽莉、照顾麻风村孩子的农加贵、辞去村支书甘当“孩子王”的韦造祥等无数好教师楷模。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为大,亲师为尊”,从古至今,师生关系都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关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对学生来说,恩师的悉心授业、关怀备至,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对教师而言,“三尺讲台”不仅使命光荣,“得天下英才尽育之”也充满着“高尚的快乐”。教师哺育学生以知识和良知,用“仁而爱人”的情怀奉献教育事业;社会回馈教师以尊重和敬仰,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态度报答师恩。正是在这种相互珍重和付出中,文明薪火得以延续,价值理念得以远播。也惟其如此,才能少一些师生冷漠,还“师道”以尊严和生命力,让教育真正成为通达梦想的桥梁、繁荣发展的砥柱。

  远在千年之前,古人诚感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光辉,源自教师和学生的坚守,也离不开社会的关怀和支持。社会的尊师之意、重教之心,体现在礼赞教师、讴歌教育上,更需付诸行动中。这些年,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升。更多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彰显教师职业荣耀的改革,应该早日提上日程,纾解教师的生活压力和职业困顿,为他们尽心尽责、耕耘不辍营造良好环境。教师赢得更多社会尊崇,教育才会更好决定未来。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500多万名教师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社会财富。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社会将朝气蓬勃,未来将大有希望。李  斌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