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刮起学科“混搭风”
政治课本中“掺入”《论语》《大学》等国学篇目
9月新学期到来,中小学新版教材也“换装亮相”。初一语文教材带领学生走进民俗世界、政治教材“混入”《论语》《大学》等国学篇目……新版教材刮起“混搭风”,学科教师大玩“跨界”。
语文:主题活动“get”生活技能
日前,北京晨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的新编教材将在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作为学科“重头戏”之一的语文教材如何“变脸”备受关注。
据记者调查发现,本市各城区初一年级所用语文教材版本不一,其中,海淀区以苏教版为主。海淀区多名初一语文教师表示,新版语文教材变化不大,文章顺序略有调整,篇目略有增减,但主要变化则凸显在主题活动中。“课后主题活动部分除了文学味较浓的文章引读外,还有一部分更像是在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比如图表阅读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组长欧阳苗说。她认为,新版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可以分为3种,其一是“文学味”浓的主题文章推荐,当中涉及民俗、四季等篇目;其二是“接地气”的生活技能类,比如,书中特别安排一项专题活动是关于阅读图表。“这可能是针对近年中高考试题进行的调整,而且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遇到通过阅读图表寻找关键信息等现实的问题。”欧阳苗说。此外,还包括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的内容,这也是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第三是“专业性”强的知识补充类。欧阳苗介绍,在新版教材中特别在主题活动中加入语法教学的专题,其中通过以文章、句子引入的方式将语法教学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在篇目的设置中,新版教材并未出现过多调整。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初一语文教师张燕伟介绍,教材中课文的顺序有微调,比如,第一单元原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被调整到该单元最后一课,而原来的《繁星》则作为开篇文章。原来教材中的个别篇目也被“淘汰”,在新版教材中则更体现出时代性,莫言的《大白菜》就新增其中。另外,在名著阅读篇目中,《小王子》替代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他也提道,新版教材最直观的变化,当数教材的大小从过去的32开改成了现在的A4纸大小。
记者了解到,8月末,海淀区特别针对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的语文、思品新版教材为教师们进行了为期2天的培训。欧阳苗告诉记者,培训的内容更多集中于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她也认为,这是新版苏教版教材为教师们传递的一个信号——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老师原来在备课时只是孤立地备一篇课文,但是现在要求老师统观整本书,甚至打通上下年级并跨学科。”她解释,这就是主题式教学、单元整合式教学。比如,在“民俗”这一大的主题下,教师们就要将整本教材的篇目打乱,将诸多篇目融入其中。此外,教师也要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输送更多的民俗知识。张燕伟介绍,在今年中秋节前夕,语文教研组便将教学顺序调整,把第三单元中的“中秋诗三首”提前。
政治:国学经典与法治教育“混搭”
新学期,小学及初中起始年级各学科中变化最显著的当数原来的思品课。记者了解到,9月起,小学及初中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名字变了,教材内容也出现了新的亮点。
亮点一首当其冲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跨界”。据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政治备课组组长李颖介绍,在新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在第二课中便“紧忙亮相”。比如,在课后“打开学习之窗”的内容中,就引申出“学习”一词来源于《论语》,其余很多课内的相关资料及引用的活动均是从汉字入手,或是从《论语》《大学》中的个别词汇引入。李颖认为,将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引入政治教材中,是对教材“本土化”的一种调整。“我们以前的教材中很多理念和构造是从西方国家学来的,现在要有传统文化的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多学科的。”这也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局限于书中有限的国学知识,而是引入更多的实例。比如,讲到国学经典时,教师可能会提到过去的私塾,以一些历史名家的学习历程举例,“比如毛主席曾经就在私塾上学,要告诉学生他学到了什么,在后来又是如何辩证地应用的。”更重要的是新教材要求政治教师学会“跨界”。李颖表示,目前,她正在校外进行国学知识的学习。“海淀区为我们开设了国学讲堂,现在我发现很多知识都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此外,她也将联手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将国学吟诵引入课堂内,借此感染学生爱国学、知国学。
另外一个亮点则是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李颖介绍,在以往的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也有涉及,但并不是特别明确。在新版教材中,每节课后都会在“探究与分享”“阅读与感悟”中点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涉及“少年有梦”,教师就会将创新和中国梦的内容引入。
亮点三,则是法治意识的贯穿渗透。李颖告诉记者,以前法治知识仅在初二下半学期学习,而且主要讲授公民的人身权利。现在,法治知识不仅贯穿初中3年,她也发现小学教材中也已经有所渗透。法治学习将会从小学起到初三有梯度的进行,从了解国家法治社会的建成过程到学生能够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实现懂法、用法的转变。
历史:章节安排突出时空感
北师大版新版初中历史教材在课时的安排上采取了“瘦身”的策略,由过去的3年50课时压缩至如今的44课时。课时“瘦身”,但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却更显脉络清晰,时空感加强。
据北京市八一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李海静介绍,由于2017年新高一学生将全面更新教材,因此,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材处于“过渡期”,变化不大,但纵观初中3年6本历史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的框架出现微调。以往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集中在八年级下册这一本教材中讲授,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安排阶段性不清晰,而且讲不充分。新版教材将中国现代史独立成册,并由原来的15课扩展到19课,集中在八年级下学期学习。而世界古代史则与世界近代史整合,在初三年级学习。“这也是目前初中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强化历史学习的时空概念。”李海静说,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教材中具体内容的变化。比如,以前八年级上册包含“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及“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两个单元。“这两单元的时间顺序是乱的。”李海静告诉记者,新版教材则将这两单元整合,统一为“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
此外,以前初一中国古代史一书中部分内容可以略过,包括东汉及安史之乱,新版教材则要求教师增加这部分内容。李海静认为,以往略过东汉会造成学生对汉代以及中国古代史认识的不完整,形成“断层”。而对于安史之乱的跳过,则会让学生升入高中都误以为唐朝始终鼎盛并未衰败,这对于历史的理解非常不利。
在新版教材中,中国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也有所强化。李海静告诉记者,比如,在初一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文字和青铜器两部分内容整合为“早期中华文化”,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很多学生在学过中国古代史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民族自信。”
新的教材在更加注重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李海静介绍,教师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性。比如,在课后的阅读材料中,教师会“加料”,比如将识图材料融入其中,这就会借用到地理学科中的读图能力。此外,如今教师更注重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推导历史结论,从而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于是,很多文字材料便会应用其中,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会体现其中。而《史记》《论语》中的很多内容正是与中国古代史息息相关。
北京晨报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