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由于pH值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标等原因召回部分进口品牌童装。实际上,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甚至消费品牌都曾出现过质量问题。
国际大牌屡上黑名单
根据质检总局网站消息,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计划召回部分进口的ARMANI JUNIOR品牌童装。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48件,生产批次为SS16,生产日期为2015年6月至9月期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2016年6月进口工业产品不合格信息》,进口服装质量问题并不鲜见。其中,消费者较熟知的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从土耳其进口的H&M品牌化纤制针织男式T恤衫,因pH值不合格被销毁,数量3000件;22364件由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从孟加拉国进口的UNIQLO(优衣库)品牌男式牛仔衬衫,因pH值不合格被退运。此外,Eleven Paris、Levis、VERSACE、TOPMAN等国际品牌的一些服装产品也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上述这些服装分别产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意大利、日本等等。
今年5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显示,据统计,2015年,全国质检部门共实施进口服装检验74877批,同比增长6.32%,货物总值达12.89亿美元(1美元约合6.66元人民币)。
在质量安全项目检测中,纤维成分项目不合格1045例,占总体不合格批次的54.37%,在所有质量安全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比上升了11.72%。其次为色牢度和pH值,占比分别为23.36%、15.82%,甲醛项目不合格占比为5.83%。
记者了解到,纤维含量属于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项目,也是服装企业向消费者传达产品部分价值的直接方式。如果服装面料的实际纤维成分含量与标注的内容不符,则构成欺诈行为。
色牢度不合格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色彩较为鲜艳的服装上,尤其在一些“快时尚”品牌中尤为严重。
而服装存在的另一些质量问题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例如,衣物中pH值过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出现红斑、风团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甲醛含量过高会导致衣物在穿着过程中逐步释放出游离的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眼睛以及皮肤的接触,易诱发其他病症,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代加工地技术与管理不完善
从国家质检总局近年发布的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可以看出,我国进口服装不合格率高发地正在向知名品牌、发达国家转移。
从原产地看,在2013年,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最多的原产地是意大利,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的16.0%,孟加拉国为14.4%排名第二,印度和土耳其并列第三,为12.2%。摩洛哥、韩国、日本等国并未进入进口服装贸易国前十位,但不合格批次排名却进入了前十。
在2014年,不合格批次最多的仍是意大利,占不合格总批次18.7%,中国出口复进口、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越南排名随后,分别占到10.4%、9.8%、9.7%、9.3%、6.9%,此外,葡萄牙、韩国、美国等国家的进口服装内在品质不合格也比较突出。进口服装质量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美国,不合格率为14.62%,其次是韩国、意大利、日本,分别为10.97%、9.49%和8.32%。
2015年度全国进口服装质量问题最多的是孟加拉国,占不合格总批次13.35%。而从批次不合格率来看,最严重的国家与2014年相同,仍然是美国,不合格率高达10.28%。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加工成本的上升导致传统的服装加工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其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生产订单,国内一些纺织企业也在东南亚国家建厂。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服装生产厂区,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同时,生产人员质量责任意识较差,技术水平尚待提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品牌服装旗下,原产自发展中国家的品类出现不合格的原因。
违规成本低,消费者安全意识差
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与一些知名品牌的质量意识淡漠不无关系。质监部门介绍,实际上,即便是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大牌,对我国标准法规掌握和执行力度也并不一致。有些品牌对产品质量控制水平较高,而有些国际奢侈品牌和一线品牌的不合格批次则较高。在奢侈品进口量剧增的同时,问题消费品纷纷涌入国内市场,不仅扰乱了正常进口市场秩序,而且对消费者的权益也造成了损害,国内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亟待打破。
例如2015年最严重的化纤成分问题,除了生产时配比误差、出厂检验不严、翻译不正确、不规范等技术层面的原因,还存在贸易中的商业欺诈、以次充好、谎报、虚报现象。商家通过将低性能、低价值的纤维标为高性能、高价值的纤维,或者故意将高性能、高价值纤维含量标高等方式,提高产品档次,误导消费者和欺骗商客。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热衷的“快时尚”品牌,成为进口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据了解,这样的品牌往往采用全球统一物流模式和买手制度,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针对中国标准的检测。部分快时尚品牌从需求调研到设计、生产再到上架销售仅需14天时间,不足以完成安卫环项目检验,且快时尚品牌大多采用买手模式,产品在生产时并不能确定最终流向,因此难以根据我国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有针对性地检测。
此外,违规成本较低也是知名品牌即便频现“召回门”也仍然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方面,国际大牌往往有强大的营销和公关团队,在发生问题后通过媒体公关、退货等方法降低不良影响,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在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后,单件产品成本低,因此即使被查出不合格后仅对产品实施退运或销毁无法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而这些多数知名的时尚品牌的定位,往往又建立在性价比优势上。目标顾客群对价格、时尚因素较为敏感,对品牌文化的认同高于对质量品质的关心,对安卫环项目关注程度较低,且消费者普遍对服装产品安卫环项目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
一位服装行业者坦言,消费者购买服装类商品的安全意识也有待提高。质量安全问题之所以在服装品类上层出不穷,甚至成为行业通病,主要是源于消费市场对服装质量安全问题的不重视。消费者往往更注重衣服的款式和时尚感,而无意深究衣服的质量问题,或是对如何鉴别服装质量知之不详,这就纵容了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偷工减料,生产质量不合格的商品。
召回“遮遮掩掩”,只能靠重罚?
在业内人士看来,首先,主动召回是保证消费品质量安全、消费安全不可缺少的手段。普华永道中国审计市场主管合伙人谢小舟就对记者表示,召回事件在国外并不鲜见,消费品企业能做到“广而告之”,而且消费者对召回流程较为熟知。而反观国内,召回事件往往“遮遮掩掩”,信息难以做到公开。
甚至有些国际知名品牌,在各国宣布因质量问题召回产品时,还会“避开”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重罚,就成了主动召回的补充。
实际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消费品质量安全的处罚力度都能让商家“痛彻心扉”。例如,美国对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的商品缺陷处罚严厉。对存在设计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商品,有关部门一般采取要求企业召回加高额罚款的处罚,产生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还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按照德国法律,生产商必须将问题产品从市场召回并承担可能造成的损失。对责任人的追责和处罚由各州司法部门负责。德国最大面包商就曾因卫生丑闻破产。
荷兰经济事务部下设食品和消费品安全管理局,定期抽查食品和消费产品,发现问题就在网站发布预警,要求企业召回并销毁不合格产品。相关生产企业都会召回,销售企业也会停售,因为违令者将被罚款,罚款金额因企业规模而异,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欧元。
在日本,造假掺假的企业除了受到行政处罚,还要面临更严重的社会性惩罚。
此外,建立公开透明的“黑名单”制度也至关重要。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志愿者、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曾表示,加强惩罚力度很重要,但建立一个统一的诚信体系更迫切。为更方便商家、消费者等查阅,应根据商品类型建立相应的查询机制。比如服装,应依据服装品牌建立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随时查阅某一品牌的诚信状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对违法违规企业和厂家构成实质性的威慑。(本报记者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