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皆大欢喜的一次捐赠行为,却使北京师范大学陷入争议的漩涡。
7月13日,一则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的新闻震动了收藏圈。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香港著名实业家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件陶瓷器捐赠给了母校。为此,北师大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以及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会长姚政,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等人也出席了捐赠仪式。据了解,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及多位收藏家也向北师大捐赠了陶瓷器。
然而,这样一次高调的捐赠随即引爆了网络,一时间质疑声此起彼伏。
朋友圈都炸了
尽管这次捐赠官方发布的图片中只有一张可见器物,但是整个事情却已经被微信朋友圈集体判了死刑,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又一次的“国宝帮”事件。
7月14日,“瓷器鉴赏”微信公众号发表《惊闻北师大要建古陶瓷博物馆》,公布了邱季端数月前在厦门办展的部分藏品,并提出质疑;7月15日,“胡枫宋瓷收藏”微信公众号发表《收藏界:有那么一小撮自不量力的“游兵散勇”》,披露了大量此次捐赠北师大藏品的照片,以及该事件中的诸多“功臣”,同时也对民间的“散兵游勇”进行了批判;7月16日,网络古玩打假先锋——西风(张星忠)在其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同时就此事发表了《我们为什么十年来一如既往的揭露国宝帮》,誓与“国宝帮”不两立……
与此同时,众多网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对捐赠藏品真假的质疑。有网友表示,此次北师大捐赠陶瓷器数量如此之大、覆盖陶瓷史如此全面的品类,却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般,没人知道是从哪儿搜集来的?因为内地、香港多家知名拍卖行的瓷器专家都表示并不了解邱季端。众所周知,国内外知名拍卖行一直是高品质陶瓷器的重要交易场所。没有拍卖行的交易经历,如何将品类搜集齐全的?瓷器品质又如何能步入高端?”;更有眼尖的网友指出,2014年9月,一件较为伤残的瓷母大瓶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亚洲艺术专拍”上露脸,成交价约合1.51亿元人民币。而从披露的邱季端艺术品仓库中展示的藏品照片中,就有大小不等的5件同款大瓶,参考2014年拍卖价格,保守估计价值也在10亿元以上。拍场上身价不菲的重器怎么都集中在邱季端的藏品里?
其次是对捐赠仪式上出席专家的质疑。有网友表示,与邱季端同时现身的一些人本身不就是国宝帮吗?一些所谓专家当年在冀宝斋事件中就曾现身,发表过极不负责的言论;还有人说道,校友个人捐赠母校为何还要一个“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来作陪?并由其他人附捐了“大清乾隆年制墨彩诗文山水纹天球瓶”等5件瓷器,也让人觉得十分怪异。
监管不可缺位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为捐赠者建立博物馆的相关程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此前有一座博物馆,即北京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该馆于2000年10月开馆,包括殷墟甲骨、商周铭彝、唐人写卷、徽州文书、清代瓷器等3万余件藏品。藏品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北师大老校长、著名学者陈垣先生的收藏;二是多年来历史系师生从野外工作中获得;三是文博界兄弟单位的调拨。当年建馆时还成立了由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为主任委员,启功、钟敬文等14名著名学者为委员的委员会,并请来了故宫、首都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专家,对博物馆展陈设计、内容策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如今又平添了一家?这让人有些费解。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认为,古陶瓷博物馆的品质关乎北京师范大学的品牌形象。建校100多年的北师大,有鲁迅、李大钊、梁启超、钱玄同、陈垣、钟静文、启功等众多名师在这里任教,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激励,培养了无数品学兼优的学生。尤其,文物收藏界十分敬重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启功先生毕生从事北师大的教学工作。如果古陶瓷博物馆中的大部藏品存在着品质问题,势必会严重损害到北师大的品牌与形象,这似乎不是某一任校领导所能承担起的责任。
有着类似观点的还有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北师大捐赠事件的关键在于校方相关负责人的轻率与浮躁。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基本的文物历史常识却一无所知,“以我多年的经验,一位藏家的毕生收藏,能有60余件精品就已经堪称大家了,更不要说6000件。”
吴少华进一步说道,当前一些高校盲目跟风接受捐赠、建立博物馆,如果对入藏藏品把关不严,则会误导学子、误导文化、误导历史,直接涉及到我们国家今后的文化安全,这比破坏我们的文物危害还严重。另外,在高等院校内建立公共文博机构是否有审批?对此,吴少华也感到疑惑,在他看来,按照正常的程序,无论哪里要建博物馆,都需要有政府职能部门严格的审批手续,并且应该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鉴定机构对藏品进行鉴定。即使是高等院校建馆,也应该遵循严格的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