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国工匠”,考验的不只是技能

来源:解放网        发布时间:2016-08-16 15:54   
 为期两天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14日落幕。作为最高层级的国际性职业技能大赛,除了对作品工艺质量提出“最严标准”,一些改变也令人眼前一亮——近几届的赛事,尤其是带有设计环节的项目,在命题和评分方面,主办方逐步向更有想法、更具个性、更富创新精神的参赛者倾斜。
  被誉为技能领域“风向标”的世界技能大赛,素来有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信号。而将视线聚焦“创新”,从一个侧面也预示着,今天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之前,还要加上“创新型”的定语。这是今天各行业更加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
  今天描述高技能人才,很多人喜欢用“工匠”一词。今年以来,“工匠精神”四个字在国内迅速走红。它所讲究的是创造者对“物”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但新时代的大国工匠,要做的还不只是拥有精雕细琢的“一技之长”。
  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早在机器大批量生产代替手工制作以前,它就已经存在。小店表匠对秒针齿轮的“偏执”,造就了指针每一下的优雅走动;潮汕大厨数以万次的徒手捶打,换来一盘韧劲十足的手工牛丸……现在重提“工匠精神”,一方面固然是对时下社会风气的某种回应——很多人崇尚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甚至投机取巧动歪脑筋,这样的社会怪象,需要通过“工匠精神”来修正。但另一方面,不能在创新方面有所建树,或者不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和创新冲动的“匠人”,恐怕也不能称得上是今天优秀的大国工匠。
  二三十年前,一个手艺人兢兢业业做好手头事,就是一位合格的匠人了。但时过境迁,物物交换的对象、所处的贸易环境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市场犹如一双巨大的手掌,大浪淘沙般地“洗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优胜劣汰,留下的必然是经过精细化打磨,对使用者透露着无微不至关照且不失品牌个性的作品。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产品和服务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过去老一批匠人身上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手中活”的“匠气”,恐怕已不再够用。
  要跟上国际市场的需求,到国际舞台上竞争,也必须懂得创新。对此,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有一段话:“创造品牌,要有品牌文化,要有工匠精神,使它做得更精美、更好用、更优质。另外,还要有创新精神,使它能够更符合市场需求,特别是潜在的需求。”
  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匠精神”中创新的部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技术水准达不到国际一流,也不是缺乏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意识,问题的症结在于不少技能人才依旧只满足于“照葫芦画瓢”的阶段。要拿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产品,欠的火候便是“创新”二字。无印良品以极简舒适的设计理念迎合了一批崇尚简约、自然的生活哲学的人群;宜家一件件富有情怀的居家饰品打动了年轻人装点生活的热情。在这些产品的细节之中,无不透露着“匠人”思维的火花,令人过目难忘。
  在需求愈加多元化的今天,没有特点的产品,即便是靠打“价格战”,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止于零部件的锻造,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匠心”意味着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工业新纪元。
  当然,创新从来就不是凭空开出的花朵,使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始终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工匠精神”更看重的是在对“物”的精心打磨之下,生产者一颗执着通透的“心”。倘若将扎实的功底比作固定的“阶梯”,那么创新就是阶梯之上的一块“跳板”。只有掌握了一门技艺,才拥有踏上跳板登峰造极的基础;反之,脚下的阶梯还未打牢,就急于求成,恐怕只能是一脚踏空,产品过不了关,摔得粉身碎骨不算,到头来还得从零开始。
  快节奏、复杂多元的时代,诱惑多了,静下心来的人却少了。回归“工匠精神”,是一种理性的呼唤。创新是“大国工匠”应有的成色,而坚守和传承,则是“工匠精神”不变的底色。中国制造也好,各个层面的“中国出品”也罢,乃至处理今天中国的任何事情,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它们所蕴含的,显然不只是简单的技能追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