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给世界经济服“中药”,药到病除!

看习主席给世界经济服“中药”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16-08-19 09:19   

  “学习笔记”按:

  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G20杭州峰会下个月初即将召开。自去年G20安塔利亚峰会结束后,世界目光就聚焦中国杭州,国际社会就期待中国方案。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峰会召开前出席了一次重要会议! 

  8月17日, 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看!在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前,总书记又给疲软乏力的世界经济开出“一剂良方”~

    

    “一带一路”良方能治什么病?   

    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的GDP增速为6.7%,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但对于习惯于两位数增长的国人来说难免会低落。  

    跳出中国看世界又是什么情况呢?今年412日,IMF再次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是过去这几个月以来,IMF连续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曾由3.6%下调到3.4%,再于412日,进一步下调到3.2%2016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IMF就对全年经济做出3.2%的增长预期,这已经非常接近于2015年全球经济3.1%的实际增长率,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值得警惕。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速仍远超世界增速,顶着如此巨大的下行压力,还保持中高速增长,成绩取得来之不易。面对世界经济如此大的下行压力,推进“一带一路”不可谓不是“一剂良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许多可以重振世界经济的国际合作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所确定的五大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重点合作内容正是投资和贸易。“一带一路”不是单一通过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通过沿线各国采取财政、货币政策和结构改革在内的强有力组合措施,促进国际合作,用贸易和投资两大驱动引擎激活全球经济增长的潜能。 

 

    看习主席纵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新词,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之后,“一带一路”成为国际上最热的一个词,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国家级顶层战略。它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合作重点,力求探索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伴随着习近平主席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论述,“一带一路”的含义也逐步丰富起来

 

    一、论渊源:古老丝路,友好篇章;千百年来,薪火相传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20139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

    ——20146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演讲  

 

    “学习笔记”批注:

    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现代的生机活力,友好的合作之路续写共赢的精彩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古代智慧的延续,又是领导人治国方略的创新。在这条合作之路上古有丝绸、瓷器的商贸往来活动;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取真经的动人故事。今天,“一带一路”又焕发了往日生机,亚欧非大陆的发展又连成一体,在互通有无中共享机遇,共享成果。两千多年前的互利合作之路薪火相传,是生命力的体现,更是历史潮流的选择。

      

    二、论目的:关键时期,互利共赢;重要伙伴,共同发展  

    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着力点之一就是以更完善、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互利共赢。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20146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演讲  

    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关联紧密,进展顺利。两大走廊建设将有力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增长,并为深化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20154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学习笔记”批注:

    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复苏乏力,在经济危机后进入到了全面遭遇增长瓶颈的困境。未来十年,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发展的贡献对世界的发展是关键贡献,中国经济进,则世界经济进;世界经济衰,则中国经济难。正是这样的命运共同体,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就是要把自己和世界各国联系起来,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让“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伙伴共同发展。那些质疑中国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国家,其用意就是“损人不利己”,自己不发展也不许别人发展,对此,世界有识各国都要长点心!

      

    三、论宗旨:相互合作,造福各国;互联互通,共享成果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9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要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20154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学习笔记”批注:

    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同时也在互利合作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为各国造福。在健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方面,积极加强同国际组织和金融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等等。在推动经济走廊建设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局限于实实在在的政策、项目上,中国在人才交流、文化传播方面也逐步展现自身软实力,用中国智慧影响沿线,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四、论原则:共商共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2015328日,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    

    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

    ——20166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  

    “学习笔记”批注: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这个原则习近平主席曾多次论述。他一连用三个“共”字来阐明“一带一路”的建设原则,说明“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合奏的“交响乐”,而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层出不穷的国际问题,只有中国一家也办不了这件事。

    “一带一路”上的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要,共商就是要找到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利益汇合点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共同构建利益共同体。只有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发展,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谈得上共享。否则,你只对别人说“我需要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思维,别人会参与吗?

    

    五、论方略:互联互通,拉紧纽带;积极参与,共同开发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31210日至13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地区、行业或者项目类型设立子基金,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

    ——201411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批注: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跨越国界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靠得就是各国深入合作、互联互通、相互借鉴、共同承担。中国自古就有“唇齿相依”的思想,这种思想会增强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让中国在失衡的世界经济环境中用于担当“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责任。但话说回来,单靠中国一家之力难以扭转严峻的经济形势。“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开放的、包容的,不仅是中国和“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参加,而且也欢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共同开发。发达国家、国际组织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借鉴。

    

    彩蛋:“一带一路”的成效,让习主席告诉你!   

    双方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电站改扩建、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形成了两国大项目合作整体推进的喜人局面,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在中东欧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6616日,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和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发表题为《永远的朋友 真诚的伙伴》的署名文章  

    2015年,中乌双边贸易额35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多倍,中国连续3年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4条管线全部过境乌兹别克斯坦。双方今年2月建成了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成为连接中国和中亚交通走廊的新枢纽。双方都支持修建中吉乌铁路,愿同有关国家共同推动商谈工作。双方共同实施了轮胎厂、聚氯乙烯厂、碱厂项目,开展了棉花加工合作,落户中乌工业园的瓷砖、智能手机、制革、制鞋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已经取得重要早期收获。

    ——20166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们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20168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  

    “学习笔记”批注: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各种计划已经由理想变成了现实。面对上述丰硕成果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些成果既是超出预期,也在情理之中,这既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倡议,努力推动,也离不开沿线参国的共同建设,通力合作。在此,我们期待“一带一路”的硕果越结越多

    

    总结:

    对于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世界各国都充满期待。既是期待世界经济以此为转折点复苏增长,又是期待中国作为主办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带来哪些方案。习近平主席在开会前就给乏力的世界经济吃了第一颗“定心丸”。相信在即将到来的G20杭州峰会上,更多中国智慧将会不断迸发,更多中国方案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局。

    (综合自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新浪财经)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