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胡星、李平、齐健
在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今年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已经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加速推进,奏响了加快发展步伐、补齐小康短板的最强音。
直面脱贫“硬骨头”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贵州的一些贫困地区,“水土”已经承载不了未来发展的需要。
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联兴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记者日前几经艰难找到该村长丰组村民彭德友的家。54岁的彭德友和80岁的母亲、42岁的弟弟一起生活,兄弟俩至今未婚。
彭德友和母亲每人每月80元的低保,是这个家庭主要的现金收入。家里喂了3头牛和1头猪,每年收成的1000多斤玉米,仅够人吃和喂牲口。全家人住在木头和树枝“架”起的“杈杈房”里。
小组原来有6家人,前几年陆续搬出了5家,现只剩下彭德友一家了。彭德友说,这里交通太闭塞,到乡上赶集要走2个小时山路。吃水要到1里路外的水源地去挑,“一家人住在深山里很孤独,早点搬出去,生活才会好”。
和彭德友身处同样生活环境的,在贵州省还有100多万人,这部分群众的脱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易地扶贫搬迁,给他们带来摆脱贫困新希望。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对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到2020年,实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
“量身定制”推动安置多元化
今年,贵州省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34.5万农村贫困群众将搬进新居。随着一处处移民安置点的加紧建设,从乌蒙山区的毕节到武陵山区的铜仁,从黔北遵义到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在贵州全面展开。
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柑子树村村民熊仕国今年3月住进了播州区白龙小区易地扶贫搬迁点。花园、水池、绿化带、休闲亭……这是熊仕国的新家。
“以前我住的村子前门后门都是山,坐车到集镇赶集要2个多小时。”熊仕国说,现在一家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搬迁房,包括建设和装修费用,共花费16万元。“我们领到搬迁补助款17.5万元,等于自己没掏钱,搬迁补助还剩1.5万元。沙发、热水器、电视机,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
尊重群众意愿,“量身定制”方案;杜绝“千人一面”,安置方式多元。贵州省各地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中心集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方式,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黔西南州坚持“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流程工作法,符合搬迁贫困户的心愿。干部走进农户家中,全方位征集群众搬迁、发展愿望,让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群众“自家事”。
企业助力成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新引擎”。由恒大集团帮扶建设的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店子村“移民新村”占地约1.4万平方米。40栋青瓦白墙的两层小楼依山就势,依次排开,犹如“别墅群”点缀在山间。今年10月,首批搬迁户将乔迁新居。
就业有保障发展有希望
彭德友搬出深山的愿望即将实现。在大方县凤山乡店子村“移民新村”里,彭德友一家将分得80平方米住房。“新房有了,下一步怎么发展,家人心里都还没底。”他说。
彭德友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正是贵州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另一个着力点。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贵州省制定了多元化的就业帮扶措施。
记者在店子村看到,村里撂荒地正在复垦并搭建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将作为扶持产业分发给贫困户经营。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安置点房屋外部采用了雕窗飞檐的黔西北民居设计,内部设计考虑“农家乐”住宿需求,在每一个卧室均配备了卫生间。
黔南州惠水县王佑镇董上村村民梁拉金一家,今年搬进了惠水县明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位于开发区核心位置,附近十几家企业已经投产,用工需求十分旺盛。梁拉金已在园区的家具企业谋得一份工作,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他高兴地说:“企业一天三顿饭全包。走路15分钟就能回家。”
为了更好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的移民,惠水县把劳务服务公司设在安置点里,每天多渠道播发招工信息,多层次全方位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
惠水县副县长陈郭勇说,目前搬迁到安置点的群众共有194户886人,其中450人落实了工作岗位,户均工作岗位达到2.23个。今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为1095户4684人,对开发区企业来说,这些移民成了稳定的用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