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滞后 联合国报告警示中国

来源:财新网        发布时间:2016-08-23 13:1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快速增长,但社会政策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并提出“包容性发展”的建议
  社会发展滞后 联合国报告警示中国(图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UNDP官网

  【财新网】(记者 刘佳英)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但在社会政策发展方面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农村医疗设施落后等问题。

  2016年8月21日下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报告以“人类发展指数”为依据,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政治文明的状况展开分析,并提出“包容性发展”的建议。

  据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徐浩良介绍,“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开发和使用的,用来衡量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包括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这三方面内容。

  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持续增长,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27,在188个国家(地区)中列第90位,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报告表示,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财税政策体系,社会改革和调整滞后,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社会权利的不平等。

  全国31省份中,北京的人类发展指数最高,为0.869,西藏最低,为0.600,最高者比最低者高出44.8%。报告分析称,北京和上海已经步入了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与西班牙不相上下;而人类发展水平最低的西藏仅和不丹接近。

  对比农村和城市的健康状况,报告表示,城乡的健康差距正持续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比如,2014年农村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城市的2倍多,且许多农村儿童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在教育方面,中国虽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存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一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试图进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时,面临诸多障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没有明显改善,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及其后续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

  未来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中国经济和财政增速趋缓,以及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报告认为,中国必须针对多个领域的不平等现象采取措施,建立社会投资型的社会政策体系,扩大社会领域的支出规模,重点支持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包容性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贡森声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趋缓,但还是可以“开源节流”,拿出一部分投资到民生领域,“节流”指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开源”则指征收房产税等税收政策。

  此外,报告还表示,目前在中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和社会监督的渠道比较有限,听证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渠道流于形式,这导致了公众与社会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矛盾,为此应大力发展公益性、互益性社会组织,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问责。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