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为何骑成了“鸡肋”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6-09-02 11:50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作为城市绿色公交的补充,便民自行车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然而,这道昔日城市亮丽风景线,目前却成为很多城市的“鸡肋”。在河北省会石家庄,车辆、网点规模至今仍停留在2013年初建时的状态,不但车辆租借率无明显提高,而且租车卡办理点还在缩减。(8月31日河北日报)

鲜艳缤纷的公共自行车,都曾经承载着绿色出行的梦,花枝招展在城市的街巷里弄。

不过,放眼望去,除了2008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杭州,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作态势(2016年6月底的杭州3574个服务点、8.41万辆公共自行车,日最高租用量44.86万人次,累计租用达到6.75亿人次),似乎很多城市,都在公共自行车问题上,就像石家庄一样,遭遇着好心办坏事的尴尬:要么难以为继,要么破败不堪。最典型的例子是武汉: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的地步。

市民需要、初衷美好,公共自行车为何骑着骑着就成了鸡肋?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论说起来,道理当然有很多,比如路权失衡,只见汽车横冲直撞,哪有自行车漫行空间?又比如地方部门当了“甩手掌柜”,投入的时候信心满满,运管起来又很不耐烦。再比如运营公司散漫任性,不善经营、不懂管理,一辆辆坏的自行车就成了破窗效应……办卡难、还车难、被电动车挤占位置,乃至撂荒长草,也不鲜见。于是,旨在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良策,最后成为打脸公共文明与城市治理的难堪。

不过,凭空推演,不如逻辑实证。据说眼下在北京,继网约出租车、私家车、大巴、“摩的”后,这两天眼尖的市民又在中关村发现了“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骑行半小时收费1元钱。同时,“网约自行车”不设置固定的还车地点,只要在公共区域就能还车,有望解决公共自行车需要将车还到还车点的“麻烦”。你看,公共自行车做不好的,“网约自行车”做到了;公共自行车弄冷了的市场,“网约自行车”重新给搅热了。商家总是无利不起早的,自行车租赁这个蛋糕,看来并不是不好吃、不能吃,关键是会不会吃。“网约自行车”又没有占据什么行政资源的优势,为何轻飘飘就能获得市场青睐呢?这个问题,太值得公共自行车深思了。

网点少、规模小、骑行体验较差,便民的公共自行车自然要遭冷落。可是,这些备受诟病的“麻烦”,跟城市道路宽不宽有什么关系呢?传统出租车的困局与网约车的命运,公共自行车的尴尬与“网约自行车”的诞生——它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许是同一个逻辑:公共服务市场化,行政手就不要伸得太长;而市场自治能解决的问题,也许远超过公权的想象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