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聚焦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共同问题,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结构性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不少国家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发展中大国的担当。
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到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再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体现了中国逐步融入、适应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努力。
2016年,作为G20主席国,中国将在杭州峰会中承担“新角色”,将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议程设置、制定新规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中国将推动G20杭州峰会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结构性改革、国际金融架构、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等多领域达成共识并设定全球规则,在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迈出坚实一步。
普惠金融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介绍,将有3份关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提交给G20杭州峰会讨论,通过后将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引性文件。这3份文件分别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升级后的《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通过后,这3份文件将填补这一重点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并将中国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关切及经验融入国际顶层设计之中。
去年底,中国向G20提出了把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的建议,并被第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副手会议采纳,随后成立了由G20成员国、IMF、世界银行等80个成员共同组成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形成并提交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这将推动各国认识到绿色金融的巨大发展潜力,在识别和应对绿色金融的挑战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全球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国际金融架构的完善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倾力改革的领域,也是此次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也面临重大调整,世界经济风险与挑战并存。其中,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许。
在此背景下,G20杭州峰会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8月31日,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了首只5亿元“木兰债”,即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这是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首只SDR债券,更是使用SDR来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有益探索。在G20杭州峰会上,也将讨论通过使用SDR作为报告货币和发行SDR债券来扩大其使用,并在加强区域金融安排与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协调、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国更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从2009年开始,G20就已经在讨论结构性改革,但并没有将其作为主要议题进行讨论。在全球一些发达国家严重依赖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刺激的当前,此次G20杭州峰会的议题中,明确指出了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仅靠货币、财政政策解决不了经济增长的中长期问题。财政政策可以作为结构性改革的辅助手段,但不能仅限于此。这一核心议题也正是中国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题中之意,这也将推动各国通过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国际经济稳健增长。
中国更在提升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贡献力量。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断地融合交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也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2016年,有着57个创始成员国的新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太自由贸易区倡议,再到亚投行开业、丝路基金“启航”,中国为世界贡献着一个个凝结中国智慧的发展方案,这不仅能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拉动基础设施投资,为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更将对国际金融体系建设作出有益的补充。G20杭州峰会上,还将致力于促进世界银行、亚投行等多个多边开发银行的协调与合作。
此外,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新股东……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正逐步提升。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国在气候变化、核安全等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也都有着亮眼的表现。
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这是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中国也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了与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决心与意志。以G20杭州峰会为起点,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源源不断地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