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笔透纸背 书面成趣创新意

来源:国智网        发布时间:2016-09-08 09:43   

原标题:

 

浓墨重笔透纸背 书面成趣创新意

——浅析“佛”字
一笔书
 
浓墨重笔透纸背 书面成趣创新意(图1)
 

“佛”字一笔书
 
         佛教,相传是公元前六世纪为古印度释迦牟尼所创,大约在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内地,至东汉末年,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由于其修养法偏重心性,佛教寺院遂以广为建造,自然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也就日渐发达,随之便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菩提达摩,本是南印度人,南朝梁时航海到广州,在建康与梁武帝因缘不契,遂一苇渡长江住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使禅宗流传中土,菩提达摩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称东土(中国)禅宗初祖,佛教也就得以“洋为中用”,在中华思想文化的大观园中以其盎然的生机,竞吐芬芳,尔后对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如日本学者玉诚康四郎说:“佛教发源于印度,传播于亚洲各地,但发展出广泛丰富思想的当推中国佛教为第一。”

       对佛的崇拜和修为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目的在于对所信奉对象进行感恩和祈求护佑。原始社会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文明社会有偶象崇拜、神灵崇拜,而人所敬奉的佛是美好的,于国、于人都是有益的,这无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浓墨重笔透纸背 书面成趣创新意(图2)
“佛”字进祠庙

       “佛”字的左部“亻”旁,重墨浓湿,运笔提、按、压、裹并用,拟人化有大写意画法,头、颈、背、双手合什虔诚恭拜、静心修为跃然纸上,这种造形与甲骨文象形文字就具有同工异曲之妙。右部的“弗”似一只鼎,虚、细、粗笔划由提、折、按中锋笔尖、折锋笔肚运笔生出,如香烟连绵缭绕,两长短不齐之竖笔如两柱巨香,寓以香火而参差错落,两相并比,冉冉升腾。我们经常看到,有插香者常常小心翼翼,又极力用手把点燃的香深深地插进灰中,完后还要三步一回头顾看香插稳了没有,以留下一片深情与祝愿。右竖笔垂露极度夸张,中锋凝气贯通,蓄势而高屋建瓴,运笔至纸之极限,一气呵成,如擎天长柱,如定海神针。其力,可撑乾坤大宇;其气,可贯长虹九州;其稳,宛若泰山笑看烟云沉浮幻化,更加烘托出揖拜者的一片虔诚。可谓:无语胜有言:双修自全的追求。

       夸张极度的长竖笔垂露,使它的左部留下相当大的一部分空白,用“佛慧双修永自全”注释,旁以时间和书写者的姓名穷款补白,遂空而不虚,所有补白不出“亻”旁,下又不超过垂露长竖笔,既补空虚之处,又和盘烘托突出“佛”字。引首章是菩提达摩,不言自明:这是中国的佛教。菩提达摩洽好又无欲面壁千仞绝岩,不由使人想起清人林则徐千古绝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综观整张四尺宣纸一笔书成的“佛”字,集诗(“佛慧双修永自全”)、书、画、(“亻”旁大写意画法)、印于一体,并有其形(“亻”旁造型)、有其味(香烟缭绕)、有其声(双手合什揖拜钟声起)、有其示(只修为善事,“弗”做坏事),悬挂于厅堂斗室,可谓德、信、义、学、诚、修为儒雅至极!

       这是书者一笔成字并全力追求一种“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把字、画、情融为一体的书法创新尝试。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