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让腐败分子铤而走险 反腐教育要触及灵魂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6-09-12 15:5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有力打击腐败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然而,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的人搞腐败仍然心存侥幸。侥幸心理的存在,让一些党员干部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追悔莫及。因此,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应加大反腐教育力度,促使党员干部克服侥幸心理。

  我们党从成立至今,为规范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一些腐败分子由于存在侥幸心理,仍然会铤而走险。他们觉得只要做得“滴水不漏”,就不可能东窗事发,也就不可能查到自己的头上;万一得逞,就可以既当官又发财、鱼和熊掌兼得;如果被查,只要百般抵赖,也许能抗拒审查成功;抵赖不过,避重就轻,将所得赃款赃物缴小头留大头,能幸福几辈人……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一些党员干部不断滑向腐败深渊。搞腐败的侥幸心理,是自认为可以掩人耳目、逃避罪责的“信心”,是一种冒险心理、投机心理。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搞腐败时会有侥幸心理,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时期我国反腐败体制机制虽然建立了但不够完善,思想教育虽然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因此,在反腐败斗争中加大反腐教育力度,既要从制度方面入手,织牢制度的天网、扎紧权力的笼子;更要促使党员干部克服侥幸心理,让党员干部不想腐。

  加大反腐教育力度,要求我们的反腐倡廉教育要触及灵魂。这些年来,我们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举措,发挥了不小作用,但一些党员干部在搞腐败方面还是不收敛、不收手,该干啥还干啥。这说明有的地方、单位和部门搞教育只是走过场,没有触及灵魂。反腐倡廉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提升,明白做人做官的道理,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正确辨别是与非、对与错,永远怀着一颗为民之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反腐倡廉教育就必须触及灵魂,不能浮在表面,更不能沦为形式。在教育中,既要发挥正面典型的榜样作用,也要发挥落马贪官的反面警示作用。一些贪官落马之后,在忏悔书中说:自己夜夜难以入睡,几乎天天半夜惊出一身冷汗,醒来就再也睡不着,总想着不知什么时候就出事。通知开会,怕在会场被带走;上班时怕回不了家;上级领导约去谈工作,也怕是借题下菜。这些现身说法,是克服侥幸心理的最好警示,能有效帮助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当然,加大反腐教育力度,仅仅依靠教育本身是不够的,还要靠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给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当头棒喝。为此,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查处腐败问题上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决不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只有真正实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才能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彻底死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