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加坡重庆项目打通西部发展“任督二脉”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6-12-09 20:49   

  原标题:中新重庆项目打通西部发展“任督二脉”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创新发展的探索实验平台,项目的核心在于在实践过程中,通过项目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来倒逼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中国更好地与国际结合。”日前,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在出席第四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时作出如上表示。他介绍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一个主题推进器,重点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领域展开。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于2015年11月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项目运营中心。从苏州工业园到天津生态城,再到重庆的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新两国的合作从工业领域开始,不断开拓创新,拓展到生态产业、服务业和物流等领域。

  孙熙勇认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与前两个项目所不同的是,该项目基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实施,开启了以互联互通和服务经济为主题的全新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该项目是国家战略的承载体和实施体,旨在发挥重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中的支点和连接点作用,借助新加坡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应用能力,致力于将重庆打造成为一个利禄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运营中心,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度实施。通过中新项目合作,中国与新加坡形成哑铃式的开放格局,实现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共同发展。

  孙熙勇透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将重点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领域展开,将有利于两国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深度融合,顺应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其目标重在打通中国西部发展的“任督二脉”。

  他认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也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空间,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结合当地既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划定了适合项目落地的实际展示区,并且在重庆市任何一个地方及周边区域都可落地,项目可以是实体经济的投入,也可以体现在功能平台的打造上。

  据孙熙勇介绍,项目从签约到运行以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是编制了四大领域的发展规划,让项目既走得稳走得快,更要走得远;二是国家各部委为了支持项目,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无论是年初推出的“11+7”还是根据项目需求提出的“8+11”等创新需求,都得到国家部委的支持,并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措施;三是项目合作相继落地,截至今年5月中旬签约项目60多个,总计金额150亿美元。

  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的工作机制,孙熙勇介绍道,两国政府形成三级工作架构,第一级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牵头负责;第二级是联合工作委员会,由中国商务部和新加坡贸工部作为牵头单位,对项目进行支持;第三级是联合实施委员会,整合示范领域所有资源后具体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合力推进项目实施。

  关于交通物流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的关系,孙熙勇表示,重庆既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支点,又是天然的交通物流枢纽连接点,是铁、水、公、航四个物流条件集于一体的地区,为了发挥先天的资源优势,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将强化交通物流运营的设计和推进工作。其重点推进的项目和领域包括交通物流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贸易和物流的信息化、多式联运体系、多式对外开放平台、城市物流配送、物流产业融合和通关便利化等。例如,项目在交通物流领域的规划,制定了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实现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联动区域发展为目标的设计方案,通过梳理制约发展的障碍和原因,对重点物流枢纽布局进行合理整合,完善基础设施以实现无缝衔接,并全方位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再如,关于多式联运的示范项目重庆渝新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从管理体制机制和多式联运实践两个方面致力于物流体系的扩建,借助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搭建物流发展平台,侧重于在西部发展之上制定发展目标和方向,筛选重点项目,包括拓展互联互通空间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依托于重庆果园港便利的交通资源和场站资源,打造具有高强集疏运能力的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