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在北国风光景区题词

参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观看陕北道情表演
记者 张占林 见习记者 王红霞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更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曾有一位外国人这样评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无论是在马背上吟诵而成的诗词,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写就的篇章,气魄雄浑、格调昂扬,内容精深、意境恢弘,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精品佳作,都是曾受追捧、今被传颂、流传后世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站在当年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清涧高家坬塬上,来自全国各地研究、宣传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学者以及毛泽东诗词爱好者一百多人,纷纷吟诵,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雄阔豪放、气势磅礴。
6月19日至21日,由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委宣传部主办,市诗词协会、榆林传媒中心承办的“风流人物·毛泽东诗词与启航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在榆举行,研讨会分实地研讨、会议研讨、采风创作三个单元进行。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说,“毛泽东诗词研究是新中国诗词研究绕不过的课题,作为《沁园春·雪》的诞生地,在榆林召开这个学术研讨会更具有特殊意义,正是从这里,中国革命的重心从西北走向了华北,从此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全面胜利。”
大会上,罗辉、李树喜、星汉、彭崇谷、李福祥、肖红缨、曹辛华等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从诗词发展、时代精神和个人风貌等方面阐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人员围绕“毛泽东诗词与启航新征程”这一主题,深入阐述了毛泽东诗词与文化自信的历史和逻辑关系、毛泽东诗词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及精神力量的当代意义。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学会会长彭崇谷说:“毛泽东诗词中的这种大情怀、大境界、大气魄,这种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对于今天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以《我们向毛泽东诗词学习什么》为题作了总结发言,以诗情拥抱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以乐观对待困苦、以豪迈创造精神、以艺术创造意境、以勤奋用好时间等六方面畅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他表示,毛泽东诗词立足时代风云,心系人民大众,事关江山社稷,是时代之强音、是前进之号角,不仅将豪放词风提到了至高境界,还气势磅礴,充满昂扬之气。尤其是诗词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彰显了中国气派。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赴杨家沟、袁家沟、北国风光景区、石峁遗址等地实地研讨采风。“我看到了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在杨家沟瞻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住过的窑洞;在高家坬塬上,看见了辽阔无垠的北国风光。我从小读得最多的就是毛泽东的著作,骨子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毛主席情结。”在清涧县北国风光景区,来自湖北襄阳的徐永强挥毫献上《沁园春·雪》书法作品。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曹辛华即兴写下了《沁园春·榆林行》:
鼓动诗心,歌信天游,云垛外飘。念当时清涧,红旗影秀,巨星眼靓,妙语滔滔。神木金乌,米脂妹媚,那道胡杨又长高。呼快手,摄平沙劲草,蝶舞妖娆。喜羊羊又撒娇。令多少山花笑断腰。惹几人沥血,沤出名句;几人刮肚,酿造词骚。梦里仙乡,塞上明珠,往事如烟像怎雕。佛也叫:愿还珍今日,莫待明朝。
(照片均由李九亮摄)
精彩发言摘登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福祥——
军语,也称军事术语,是表达军事概念的语词。毛泽东诗词使用军语数量大。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现存152首(据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毛泽东诗词》,其中独立创作105首)诗词中,从1927年上井冈山,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共有38首自作诗,共引用军语230余处。
毛泽东有十分娴熟的诗词语言艺术,运用军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西江月·井冈山》用了鼓角、旌旗等军语,以及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语言用得十分自然,无一丝凿痕。
军语的特点是准确、简明、规范和统一。毛泽东诗词运用了大量各种军语,不管引用哪方面的军语,他都做到了准确贴切、自然精到、天衣无缝,又没有让人看不明、听不懂、理解不了的用语,确实是用词高手。
光明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李树喜——
世纪之交,毛泽东诗词崛起,成为山外青山,新的高峰。
毛泽东诗词,写战争、咏物、抒怀、写情,其气魄、胸怀,其艺术手段和魅力有诸多创造和超越——如《忆秦娥·娄山关》《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直逼苏辛,傲视百代。在毛泽东笔下,风花雪月松竹梅这些传统诗词吟咏的对象,也是千姿百态,各俱气格,洋溢着崭新的意象。
转战陕北期间,1936年2月,陕北清涧袁家沟适逢普天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祖国壮丽河山,毛泽东心潮澎湃,写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壮丽诗篇。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去看望柳亚子,应柳之请,当面书赠此词,继而由吴祖光在重庆报纸副刊发表,石破天惊,一首词作,震动九州,牵动两党,影响国是,引发唱和,掀起大波,在中外文化史上罕有其匹,意义非凡。如果说“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等词牌,古人已有绝唱,那么“沁园春”则至毛最佳,风流绝代。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学会会长彭崇谷——
“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这是上世纪初曾蜚声诗坛的柳亚子先生对毛泽东诗词的赞誉。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阕热情赞美了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同时也为作者立志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大的雄心壮志作了铺垫。下阕评说祖国人文历史,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定能创造出远超古人的英雄业绩,重整山河,振兴民族,充分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革命气概。《沁园春·雪》大气磅礴、景象非凡,睥睨六合、纵横八方,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是崇高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统一,艺术成就同思想意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毛泽东的诗词,立足于时代,记叙世纪风云,心系人民大众,事关社稷江山。所以内容大都是莽莽乾坤、滔滔江海,人类进化、时代风云,文明兴衰、民族安危,文韬武略、治国安邦。毫无疑义,毛泽东是继宋词之后再一次把豪迈词风推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
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刘爱红——
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放到诗词歌咏对象的大背景下看,不仅是存在于自然界天然而生的雪,而是承载着诗人情感所思的“雪”。这些雪,是千里万里的雪、是弥漫连天的雪,它们沉静灵动,再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体现了毛泽东豪迈的英雄主义情怀。
《沁园春·雪》中开篇的“北国”意象,有着统揽牵引全篇的作用。此北国,恰是红军长征后的新的根据地,是新的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而“长城”与“大河”,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志,因此就可以联想承担起拯救中华民族,创造新的民族历史的重任。这组意象,与我们党的宗旨是暗合的,与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传统是一致的。
共产党人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曾创造了无比辉煌的业绩。但与诗人所憧憬的伟业相比,却是“惜”“稍逊”“只识”的:惜他们文采之“输”,风骚之“逊”,“识”的短与狭,自然不能与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相提并论。
《赤峰诗词家》主编、草原散曲社顾问、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研班导师博核——
这首《沁园春·雪》,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千古绝唱。诗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北国雪后的壮丽风光出神入化地展现出来,然后以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横扫千古封建帝王,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
毛泽东用他那如椽的巨笔,在戎马倥偬、战火纷飞、紧张激烈的战斗间隙,用诗词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为中华诗词光辉灿烂的艺术宝库增添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读毛泽东诗词,总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和浩然正气鼓舞着人们。这是毛泽东伟大人格和诗品的高度统一,革命实践与诗词创作的水乳融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毛泽东那穿越古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中国气派的不朽诗篇,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