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短板”调查:破解科研经营“两张皮”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25 13:59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6%,但农业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由农业部、财政部实施的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致力于解决科研经济“两张皮”的痼疾,被一些国际机构称为“中国的体系模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如何解决农业发展的科技短板的?

  让科研人员安心研究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短平快”式的科研管理方式不符合农业经营。国家柑橘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说:“农业科研有其规律,很多成果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完成。以往我国农业科研按项目形式管理,3年至5年一个周期。像柑橘育种需要6年至7年,水稻育种需要8年至10年。只有经费稳定了,科研人员才可以按产业的需求去研究。”

  按照原有的科研管理方式,很多产业难题是难以立项的。柑橘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抒昂介绍说,柑橘体系成立后推行的“覆膜增糖”“大冠改小冠”等技术,都是慢活儿,这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在原来的单个项目是难以做到的。

  足额、稳定的财政支持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一大亮点。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介绍,中央财政每年为每个首席科学家投入30万元管理经费,为每个科学家岗位投入70万元基本研发费,为每个综合试验站投入50万元研发和试验示范经费。8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经费额度基本可以保证专家在不申请其他项目的情况下能够安心科研。

  大麦等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小作物,以往科研较少关注,经常出现科研经费不足情况,面临人才流失、队伍解散的危险。进入体系之后,有了稳定支持,既能保住队伍,也使产业壮大。

  改变评价体系让研发更接“地气”

  以往我国农业科技计划通常是“下发项目指南、专家申报、竞争答辩、立项”的模式,容易形成科研成果“躺着睡大觉”的情况。

  “作为首席科学家,我们需要思考产业的问题是什么,产业的趋势又是什么。”多位首席科学家表示,以往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争取项目上,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使他们从没完没了地写申报书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现有玉米品种,机械化收获以后的损失率是13%以上。找到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成为摆在玉米科研人员面前最大的问题。”玉米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说。在过去的科研体制下,这样的课题很少会有科研人员关注,因为过不了立项关、执行关、考核验收关。“在体系中,科学家没有这些压力,我们的项目都是从实践调查中得来的。”

  科研人员感受最大的是评价体系的变化,也带给了他们全新的人生感悟。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家王源超教授对植物病害深有研究,却不知道如何把技术推广给农民。现在,他作为大豆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深入到各个产区帮助农民、服务产业,他认为“工作很有价值”。

  形成全产业链让上中下游“手牵手”

  有了稳定支持,科研力量如何分配?围绕农业产业链,体系部署了“环环相扣”的科技创新应用链条,分为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机械化、产后加工、产业经济6个学科领域,每个领域设置若干科学家岗位,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由此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技术团队。

  50位首席科学家、1050位岗位科学家、1137位综合试验站站长,这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阵容,汇聚了来自全国757个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237位科研人员。50个体系瞄准50大类主要农产品,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分散低效、农业科技领域各自为战等现象较为普遍,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力度不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不触动现行管理体制前提下,通过中央财政稳定支持和任务委托方式,以引领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打破部门、区域和学科界限,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致力于解决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效率不高等问题。(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