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出版

来源: 贵州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6-12-05 09:44   

陈之秀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出版:

只要有梦,“草根”也有春天

陈之秀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出版(图1)

  陈之秀,笔名蓝月。1977年出生于四川省渠县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在多家媒体任职,现为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界》杂志编辑、记者。四川省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成都情史》、《我能不能复活》、《黑夜的眼睛》。

陈之秀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出版(图2)

《走向都市的女人》书封。

  本报记者 赵毫图为被访者提供

  近日,陈之秀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由新华出版社作为重点项目出版发行,这位草根作家再一次进入读者视野。陈之秀出生农村,初中毕业先后开理发店,辗转兰州、成都等地打工,卖过保健品,送过报纸,当过“枪手”,最终进入媒体,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用笔触诉说自己内心的故事。这位草根作家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想通过作品传递什么呢?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课外书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在重男轻女的乡村,陈之秀的出生没有给父母带来欢乐,反而想把她换一个男孩回来。因意外烫伤手臂,她才未被交换出去。自那以后,她心里对父母产生了不小的芥蒂,总害怕某一天就被送走。“那时,我最希望的就是快点长大,然后去学校读书,尽量少在家里呆着。”采访中,陈之秀如此回忆幼年时的情景。

  战战兢兢中,少女陈之秀于1984年开始在村小读书,印象中的教室千疮百孔,雨天更是漏个不停。由于学生年年减少,到五年级时,只剩十来人的班级不得不并入中心小学。尽管条件艰苦,陈之秀的成绩却十分优异,作文更是深得老师赞赏,并由此激发了文学热情。上初中后,她一放学便跑到旧书摊看免费书,看得多了,不时遭到老板呵斥。

  “那时,最吸引我的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诗人杨牧的诗《我是青年》。诗中有几句令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我爱,我想,但不嫉妒。我哭,我笑,但不抱怨。我羞,我愧,但不悲叹。我怒,我恨,但不自弃’。”尽管时隔20余年,陈之秀对当初的情景却记忆深刻。此外,浩然的《艳阳天》由于所写的是她熟悉的农村生活,因此也记忆颇深。

  书看得多了,陈之秀就想:要是哪一天也能把自己的名字印到书上,那该多好啊! 同时,她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我究竟是谁?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为了弄清楚所想的问题,她逮着机会就读书,不仅打开了自己的心扉,也打开了另外一个精彩的世界。

  在高尔基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即便热爱阅读,陈之秀并未如愿考上高中,并从此进入了“社会大学”。她初中毕业后选择跟师学艺三个月,然后向父母借钱开了理发店,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到兰州打工。之后回到成都卖保健品,然后去四川青年报当发行员,送报三个月后,又决定重新开理发店。

  “有顾客理发时,我就给顾客理发,没人的时候,我就看书写作。”陈之秀说,过程中自己认识了媒体的记者,对方看自己理发店又是电脑又是书的,还在写文章,因此就采写了一篇题为《女理发师激情写诗》的报道。因为这篇报道,她的理发店来了不少文友,也来了机遇。有人约她写小说,有人找她编撰学生书稿,甚至当“枪手”给老板写自传,最终进入媒体当了编辑和记者。

  “在成都时,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书非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有。”陈之秀回忆,自己每次都要选上几本喜欢的书,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都是在图书馆借来读完的。但这个时期,令她感到最亲切的还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在高尔基的书中,陈之秀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说,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从11岁起就为了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邮差、售货员、面包店学徒等,而自己也只读过初中,从15岁起走向社会,开过理发店,做过售货员,送过报纸等,和高尔基一样,都是“社会大学”毕业的。“从高尔基的书中,我感到文学离自己原来那样近;从高尔基的成长经历中,我对自己也更加自信,充满信心。”那时的陈之秀坚信,只要自己像高尔基那样,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勤奋创作,最终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成为作家。

  文学理想是写自己想写的书

  当上记者后,陈之秀写过不少深度报道和名人专访,深度报道使她对许多社会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名人专访则使她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这样,她的作家梦又燃起来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自2015年11月出版《黑夜的眼睛》以来,日前又推出了新作《走向都市的女人》。

  “新书主要写一个农村女孩多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都市,最终成长为记者、作家的故事,是一部励志成材的书。”陈之秀介绍,《走向都市的女人》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蓝本,从1977年一直写到现在,跨度30多年,基本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她试图通过多多的视角,反映中国城乡在30多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描写了各地城乡的风土民情。陈之秀表示,自己想通过新书表达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自己的今天。同时,只要有梦想,“草根”也会有春天,“谁说女子不如男”?

  目前,陈之秀正在准备写一部名为《中国女人》的作品,以一个农村女孩进城务工后为实现自己的记者梦、作家梦不懈奋斗的经历,并以此为主线,反映中国女人在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中的情感纠葛以及职场、事业中的角色定位。“我的文学理想就是写自己想写的书,在得到国内读者认可的同时,也希望走出国门,以自己的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她说。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