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7月25日电日前我国2016年经济半年报发布,6.7%的经济增长是中国给世界的答卷。新华社昨日发文指出,尽管上半年成绩单可圈可点,但展望 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受困于低速增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基本面,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才能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再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但同时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尽管经济转型和改革带来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是光明的。”IMF总裁拉加德道出了看好中国经济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中国政府稳定宏观政策取向、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6.7%的经济增速在世界各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这个速度背后是有就业有质量有支撑的增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尽管上半年成绩单可圈可点,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走势仍然分化,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规模上还难以 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中国经济跑好下半场,务必要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对此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战略眼光,特别是要注意超越短期的、局部的表面现 象。
从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意味着短期的压力,放在更长周期来看,可能不过是波浪前进的新曲面、螺旋上升的新弯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中长期看,我国现代化进程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的关键阶段,加上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一系列基本面因素,以上决定了我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然而,经济增长潜力不会自动变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调控两难、多难问题,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基本面,才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 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