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彪:拥抱新技术 为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发挥好媒体作用

为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发挥好媒体作用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发布时间:2016-07-26 16:40   
                                              王一彪:拥抱新技术 为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发挥好媒体作用(图1)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陈键)今天下午,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新媒体新技术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在致辞中说,媒体新技术的交融将不断提高各国新闻业务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打造更多更广泛的合作交流载体,使媒体合作激发出新效应,从而让丝路报道凝聚成正能量。

谈到人民网本次承办的新媒体新技术分论坛,他说,其旨在为各国媒体搭建沟通对话、凝心聚力的平台,共同探讨如何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拥抱新技术、拓展新媒体,为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

王一彪致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们,

尊敬的企业家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一带一路”的美丽邀约,让我们相逢在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这里,因您的光临而成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窗口。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各位同仁将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发出促进媒体与技术融合创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好声音。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今天上午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王晨副委员长和杨振武社长发表热情洋溢、富有见地的致辞。来自中国官方高层的热切期许,让我们媒体人感受到在“一带一路”构想建设实施中的责任使命和广阔前景。

今天下午由人民网承办的新媒体新技术分论坛,旨在为各国媒体搭建沟通对话、凝心聚力的平台,共同探讨如何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拥抱新技术、拓展新媒体,为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

作为一家有着68年历史的世界大报,人民日报在办好本报的同时,致力于互联网传播新布局,积极推进新闻生产方式、新闻传播渠道、新闻呈现手段的全面革新,已形成覆盖传统报刊、PC网站、手机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屏等十余种载体的现代传播体系,由一份报纸发展成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覆盖用户总数超过3.5亿。在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上形成了多语种账号群,粉丝总数超过2200万。

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旗舰,即将迎来上线20周年纪念日,目前用户已遍布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5年底,人民网PC端月独立访问者数达1.6亿,手机人民网日独立访问者数达3000多万。截至2016年5月,人民网法人微博总粉丝数达7400万,人民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总粉丝数达200万。图文音视频直播、数据新闻、H5页面、无人机报道、VR全景展示、精准推送内容等,成为人民网报道的常态。除汉语版之外,人民网还拥有七种少数民族语言版和九种外文版。近年来,人民网与今日俄罗斯、英国每日邮报在线、日本经济新闻社、韩国中央日报、南非时代传媒、澳大利亚新闻频道等40多家国外媒体签署协议,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1.新媒体创造媒体发展新机遇。随着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唱衰纸媒乃至整个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回望传媒发展史,新媒体常有常新,而媒体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凝聚社会共识的职责历久不变。各种传播形态的传统媒体,因其内容资源优势,特别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权威性、公信力,是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各类媒体可以也必须更好地以内容优势、公信力优势赢得自身的新发展,包括拓展到海外。

2.新技术引领媒体发展新思维。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水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提升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连接效率、广度和深度。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还将在人与物、物与物形成更广泛的连接。所有这些,都将激发我们这些以传递信息、传递思想、传递情感为使命的新媒体,运用新思维,驾驭新载体,采取新手段,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性、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3.新业态积聚媒体发展新能量。在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媒体不仅是传递新闻资讯的平台,还是连接政务服务、提供商品购物、进行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的新平台。用户在哪里,媒体平台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充分利用媒体的信息优势、传播优势和平台优势,以此更好地汇聚用户、连接产业,媒体边界在融合中得到新拓展,媒体的新业态新图景更加值得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国与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媒体与媒体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新媒体新技术的交融将不断提高各国新闻业务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打造更多更广泛的合作交流载体,使媒体合作激发出新效应,让丝路报道凝聚成正能量。就此,我提三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一是共同在精神传承、加深友谊上着力。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苏禄国三位国王造访中国,他们身上映射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得到各国认同。无论是媒体还是企业,我们都有责任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使者,努力寻求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让丝绸之路精神发扬光大、永续传承。

二是共同在技术创新、传播拓展上着力。1300多年前,中国唐朝僧人玄奘历时8年,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梵筴佛典。如今,中国与印度的航程不过8小时,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更是分秒之间的事情。天涯咫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孕育着媒体新一轮的创新变革,媒体和企业要运用新思维、新平台、新载体,在连通沿线国家民众、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创造性地发挥作用。

三是共同在携手合作、推动共建上着力。我们有这样一句俗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各国共同的交响。出席这届论坛的,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媒体。各国媒体应进一步携起手来,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平台、新途径、新渠道,密切各国政府、企业、媒体间的联系,为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福祉竭尽所能。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让古老的大漠驼铃再次悠然响起,融合发展的风云激荡让媒体人心之灵犀再次真诚相通,时代重任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奋发有为,积聚起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

最后,祝各位嘉宾在人民网一号演播厅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下午,祝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新媒体新技术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