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哈尔滨双城区,包括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卫生所旧址、开国上将刘亚楼旧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旧址等在内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近日被拆迁工作人员悍然拆毁,场景令人痛心。在舆情汹汹之下,当地政府8月27日紧急宣布,将对该7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重建,并将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政府方面应对舆情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对这7处有明文保护的历史建筑而言,永久性的损毁已不可逆,即便原址重建也难平伤痕。而放眼全国,类似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遭遇“强拆”或“误拆”的风波,近年不计其数。其中有些最终被证明虚惊一场,有些因为相关方面的紧急干预而侥幸躲过一劫,有的则在劫难逃,造成不可逆转的遗憾。
而无论“躲过一劫”,还是“在劫难逃”,时下围绕老建筑保护的争议,均未摆脱“一事一议”的处理模式。不难发现,每一起事件的演进逻辑也颇为相似:总是“眼尖的群众”或是媒体发现某处建筑“要拆了”,然后形成舆论热点,然后引发专业人士介入呼吁,然后再有政府方面的紧急回应。这些紧急回应,有时是针对历史建筑保护本身,有时却也未必如此,而更像是对汹涌舆情的一种平息。
就事论事,政府部门作出回应总是好事,但若出发点不在于保护建筑,而是应对舆情,多少会留有遗憾。这并不是说舆情不要重视,但显然在重视舆情这一底线之外,还有更显要的问题等着解决——这些历史建筑要不要保护,又应如何保护?在这个显要问题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追问:面对“拆还是不拆”、“留还是不留”的选择,究竟应以某一方面的倾向或利益为准绳,还是人文立场和专业责任为准绳?在频频出现的建筑保护风波中,政府各个层级、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配套措施,又是否存在着需要弥合的差异、亟待补齐的短板?
这些追问,也是许多争议性公共事件留给政府官员的共同考题。如果无法回答、甚至无意回答这些追问,类似事件的解决也就只能一事一议,相关方面纵有充足的诚意,也难以保证在其他时候、其他地方、其他领域不会出现“下一次”;若有“下一次”,就难保其结果是好是坏,而一旦造成损失,悔之恐就晚矣。
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社会各界已有基本共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文脉记忆的根与魂;城市的建设、发展、更新与改造,都需要牢守历史根基,并且经受历史检验。保护历史建筑固然要耗费不小的成本,但对于一个富有历史责任感的城市而言,付出这样的成本是值得且应当的。而共识如何化作行动,并成为各个层面的统一行动,却是考验着各级官员的能力和自觉。
事实上,保护历史建筑,并不是说不计成本、不讲规划地“什么都不能拆”,但拆还是留,毕竟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需要通过法律规章划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准绳。而对城市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遭遇情况后先参照这根准绳细加甄别,而不是轻举妄动、甚至“悄悄地拆”,这是今天应有的行事底线;哪怕符合规则的底线,如果也不是“一拆了之”,而是试图寻找更好的办法实现保护与更新的兼容,就更是一种高明的治理智慧。
对于目前“一事一议”式的解决方式,除了肯定政府方面的诚意外,似乎还是需要来一些复盘与反思。问题的暴露、舆情的汹涌,毕竟折射出一些层面在观念认识上的缺陷——在基层,不少工作人员对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历史建筑保护,至今仍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有一些,甚至还有“下意识反抗”的心态。而在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层面,亦存在不少可供提升完善的空间。解决了这些,历史建筑保护问题方得以跳脱“一事一议”的状态,进入长期稳定的良性循环。其他种种公共事件的处置,也是一样的道理。(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