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科技创新是根本

来源:国智网        发布时间:2016-09-19 15:55   

杜受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科技创新是根本(图1)
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杜受祜接受国智网专访

  国智网9月19日发自成都(实习编辑宋晓萍) 在新世纪新阶段,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

  21世纪初,中国的GDP约1万亿美元,经济实力在世界排第七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到2008年时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现代化建设也已进入关键阶段,正在向全面小康进发。

  国际上,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100余个国家(地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最终跨越这个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国家不到15个,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发展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收入跨越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原副院长杜受祜研究员看来,中国只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在未来的十年内进入高收入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的不断膨胀,人均GDP增长缓慢,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等原因,大多发展中国家逐渐呈现由低等收入向中等收入跨越容易,但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艰难的困境。”

  杜受祜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引起。低端制造业的兴盛带来国民收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能耗和高昂的环境污染成本。低端产业的最终结果是产品的低质低价、恶性竞争,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杜受祜强调,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技术创新激发作用的重要性举足轻重。

  有关报道显示,中等收入国家是根据它们离全球技术前沿的距离来界定的。因此产业升级、追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对弥补这一差距非常重要。要到达技术前沿,各国需要敞开怀抱接受新思想。18世纪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次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成为后来英国在全世界地位的重要支撑。

  “面对产能过剩、低能效高污染生产等问题,一方面需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淘汰传统老化的工业生产;另一方面,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打造新型和具有创新属性的产品,用科学和创新的力量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突破短板和瓶颈,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