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转观念、谋升级、立制度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发布时间:2017-12-25 10:29   

转观念、谋升级、立制度

——多措并举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王都鹏)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如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23日举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个部委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学者认为,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谋划转型升级,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制度。

(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转观念、谋升级、立制度(图1)

  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23日在京举办(王吉如摄)

转观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发展规律显示,社会经济体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实现量变到质变,推动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营造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环境。

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其中并非一帆风顺,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滑、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加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一度令中国经济面临异常复杂严峻的形势。

“201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从上年四季度的8.1%降到7.9%,尽管只是0.2个百分点的变化,但从8%的平台滑落到7%,对长期习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各方有着巨大心理冲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

面对经济格局的变化,政府、企业、市场在经济发展的理念、行为等方面也发生着变化,过去以GDP论英雄的片面发展观得到修正,当前迫切需要立足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来推动发展,而不再是为增长而增长。

在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的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共识。杨伟民说,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认知、对形势的判断更加理性,不再追求经济V型反转,对创新驱动增长高度认同,全社会创新热潮风起云涌。全社会更多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牺牲增长速度也要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价值准则。

谋升级稳定传统产业培育新兴动能

一面是转型升级,一面是重视技术投入,多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正逐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稳增长,新兴产业的动能培育。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说,随着实践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在企业层面,也有着同样的转型升级认识。美的集团副总裁李飞德说,为应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这是实体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唯一的路径。

事实上,不论对于整个实体经济,还是单个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关键都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今年可能达到57.5%,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新动能取得显著成效。

立制度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关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设计师张文玲说,我国的供给质量体系仍面临着挑战和问题,这需要提供与质量强国相匹配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以及政府管理方式。

但事实上,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匮乏。张文玲举例说,比如,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贸易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是全新的,是拥抱未来的,但是我们政府的管理方式还跟不上;再比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法律法规,现在还停留在文件上面,真正形成长效的制度安排还没有。“我国应制定质量强国的国家战略,推进质量评估、管理等系列工作。”张文玲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经济质量追赶要求的体制和管理模式,确立产业升级机制,通过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倒逼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和发展品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onl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