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县域创新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9省区13个县市采访县域创新发展现状,能够深刻感受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县市都涌动着同样的创新渴望。
县域需要“接地气”的创新驱动战略。他们清楚自己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因为有需求才创新,县域层面的创新发展一定是针对各自县域特点找准需求定位。
县域层面的创新需要很明确,始终围绕着企业创新做文章。在以中小企业占多数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各县市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政府积极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共同寻找选择更好的创新之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始向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意见》提出,到2020年,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县域创新的“家底”如何?县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开展创新?带着诸多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赴江苏、河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广西、新疆、山东等9省区13个县市进行调研采访。
县域层面创新有啥不同
▲ 在县域层面实施创新驱动不可能和大城市一样,多数县市受访人士都强调,在县市搞创新要“对症下药”,跟着需求走,得“接地气”
既然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末梢神经”,县域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就不可能和大城市一样,那么县域层面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呢?在采访中,大多数县市都强调要“对症下药”,跟着需求走,得“接地气”。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科技局局长周克胜认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一定是因为有需求才创新,县域创新发展一定要针对县域特点找准需求定位。从县域层面来看,创新驱动主要应集中于“双创”能力的培育。县域创新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管理、商业模式等需求,根据需求匹配科技力量,增加县域的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机构,集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双创”驱动力。
湖北省大冶市科技局局长马倩认为,县域创新没有标准模板,需要因地制宜,关键在于基层科技部门将如何参与地方中心工作,参与地方主导产业及未来新兴产业之中去。如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有多少是来自招商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多少来自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来的企业?有多少来自双创培育?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帮助企业对接产业资源,发展壮大。
河北省武安市科协副主席申拥军认为,县域需要经济社会事业运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目前最需要的是关于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建设的创新、社会事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创新。
应该不拘一格创新使用人才,把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重用起来,着眼实际能力,少些条条框框限制;建立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招商引资机制,着眼于怎么招,招来怎么办?针对中梗阻如何提供更好的行政服务?等等;结合形势发展需要,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调整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的行政运行机制,体现主动性、合理性、效率性。以上关键还是人才使用机制上的创新,这是前提,是根本。没有创新型、能干事、干实事的领导干部,没有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不管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企业都无从谈起什么有效的创新。
湖北省南漳县科技局局长雷茂志认为,县域创新最主要的是科技普及,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政策法规、科技技能等3个层面。基层群众需要和相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
什么才是“接地气”的创新
▲ 县域层面的创新活动更多地是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为地方转型升级发挥作用的创新最有生命力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目前县域层面的创新活动更多地是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局长姜意安就认为,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的创新,才是最有意义、最有生命力的创新。
有“红枣之乡”之称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就是围绕县域主导产业来构建符合县域实际的创新链条。佳县农业以红枣和系列小杂粮为主导产业。被称为陕北“枣王”的佳县林业局红枣办主任武子生告诉记者,“如果能够通过科技带动实现红枣产业振兴,那么佳县的脱贫攻坚完全可以如期实现”。在佳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唐玉立介绍说,目前县里的思路有两个:丰富产业链和打通产业链。县里正在谋划几个红枣产业创新项目,比如扶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搭建创新链,实现模式创新,利用红枣次品果结合羊畜牧产业的“红枣羊”项目等。佳县县长刘生胜说,佳县要瞄准产业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只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上去了,贫困县才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湖南省安仁县原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徐禾生介绍,传统农业大县安仁县近几年的科技主导方向就是农业以及中药材繁育、种植,通过引进湖南省的“科技三区人才”和招商引资,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茶叶大县”英山县也是如此。姜意安介绍说,英山县针对茶产业创新了绿色产业的3种模式,包括以英山茶叶谷为代表的“茶叶+旅游”模式、以神峰山庄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基地+合作社+农户+旅游”的模式、以宗坤为代表的“药材+旅游”模式,这些创新为英山县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县域创新谁是主体
▲ 县域创新一定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县域实施创新驱动如何展开,谁是主体?要回答这个为题,记者先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的做法中一窥端倪。
在人们的印象中,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企业活跃度也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但是新疆昌吉市却是个典型的“创新驱动、企业主导”的县级城市,在那里95%以上的科技创新都是由企业完成的。这95%是如何实现的?昌吉市的做法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昌吉市推行简政放权、简政让权、简政还权,建立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压缩审批时限;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敢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初步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紧跟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采取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建等不同模式,加大科技中介组织的建设,引进建成17个检测检验中心,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院校牵线搭桥,解决人才“瓶颈”;加大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专利商品整治力度,对昌吉市区的各大商场、药店假冒专利产品进行检查、立案处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定期评选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管理者和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发放奖励及荣誉证书。
从这一系列成体系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昌吉市的创新活动紧紧围绕着企业做文章,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射阳县科技局局长周克胜也认为,一定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往往占据多数,尤其是沿海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多,创新的意愿强、动力足、效率高。支持企业创新方面,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在人才引进、税收减免、技术进步、科研投入、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以创新求发展、向创新要红利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陕西省佳县县委书记辛耀峰也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在加大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的投入。企业要成为产学研联合的主体,努力实现借梯上楼,跨越发展。企业要成为名牌战略中的主体,强化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增强品牌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县域企业发展难题在哪儿
▲ 企业在县域创新方面还有较多局限性,包括人才引进难、物流成本高、政策倾斜小、创新动力弱
县域创新以企业为主体,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这个主体在县域层面的创新发展还有不少难题待解。
江西省南昌县科技局副局长熊国华提出,企业在县域创新方面还有较多局限性,首先是人才引进难,人才供需不对称、薪资不对称。这就需要企业勇于开拓,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改进。
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全县目前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县里曾引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第一次失败之后,企业动力不足,再加上优惠政策力度不大,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同时,县域内企业全部为总部设在外地的加工基地、分厂等,主要看重龙州的原材料资源等,在龙州没有科技创新层面的投入。
湖北省大冶市科技局副局长陈金明则提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县级层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资金,企业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没有实现类别细化,使得县级层面能够申请到的科技项目越来越少,想要申请到项目越来越难。在同等标准、同等门槛的项目资金申请下,县域创新发展更容易受阻。
项目落户在湖南省安仁县的湖南万华生态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波表示,企业能够充分感受到县领导对项目的充分支持,但是在贫困县创新创业也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交通不便成为企业办事的极大障碍,不但物流成本高,办理相关项目审批等事项耗时长、效率低;另一方面,县里缺乏创新服务人才,县里各部门在响应国家政策、帮助企业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上有所欠缺。
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
▲ 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创新不能只依靠企业的自发行为,而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
在河北省武安市的调研中,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县里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还存在短期行为,对科技的投入少,企业产品开发的动力不足。对此,河北省武安市科协副主席申拥军提出,企业面对市场从生存发展的角度会积极创新,只是创新的能力、方式、成效不同,企业的创新需要政府的引导、鼓励和帮助,选择更好的创新之路。
面对企业在县域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可以发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创新不能只依靠企业的自发行为,而是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引导。
政府该怎么助推,该如何引导?
“在科技创新路上,我们甘当‘科技保姆’‘技术红娘’‘救火队长’,和企业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企业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局长姜意安说。记者在调研中,就亲历了一次现场“会诊”。
“干萝卜菇保存一段时间包装袋里就会出现粉末,这是什么原因?萝卜菇如何保鲜?”在英山县石头咀镇下马村,农产品开发企业“大别山宝”经理汪龙溪向湖北省农科院几位专家提出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而到现场“会诊”的几位科技专家就是英山县科技局为企业专门请来解决难题的。汪龙溪说:“我迫切希望专家为我送来科技之‘宝’,我再把高山土萝卜变成群众手中的‘宝’,把小萝卜做成大产业,为大伙脱贫致富尽一份力!”英山县副县长张抗抗说,县域科技创新就是要政府出面搭台子、找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实实在在解决企业问题。英山县目前基本形成了“县有专家顾问团,乡有科技推广队,村有技术骨干户,户有技术明白人”的格局。
山东省高唐县县长刘奎忠则认为,“县域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的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家。近年来,高唐县把着力点放在企业家培育上,提升企业经营者的视野,培育有战略眼光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带动形成创新产业和创新企业,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开花,进而驱动了县域创新发展”。
为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境界,高唐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企业家节”,评选全县功勋企业家、年度经济人物,并建立了企业家协会,便于企业家交流。还设立了企业大学,定期举办高唐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经营管理学家讲授企业发展战略;并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思维创新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家参加EMBA培训,提升创新意识。
新疆昌吉市积极为企业创新搭建科技交流平台。昌吉市作为东道主协办了三届“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洽谈会”;承办了“中国——中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就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技术交流分享、推进成果产业化等深入交流研讨;搭建了国际化共商科技创新,共建互利合作网络的新型合作模式和多元合作平台。
河北武安市科协副主席申拥军提出,政府要支持企业创新,首先自身得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型政府,有创新意识、理念、措施;其次是制定系列鼓励性策略;三是让有关职能部门真正动起来,实现自我创新,推动创新,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