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记者 史伟)绿色,是宿迁的“基本色”,也是宿迁的“标志色”。这里有“绿色家园”“苏北水城”“生态氧吧”等美誉;这里湖水清澈,绿荫如洗,满城叠翠,蓝天、碧水、绿树,一幅浑然天成的生态画卷。
生态为归宿。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宿迁、绿色家园”,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宿迁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建设生态文明,宿迁用20年运笔:
20年间,村庄绿化、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长;
20年间,守住蓝天碧水,建好绿色家园,抓源头、重整治、建制度,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20年间,努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做好污染治理、节能降耗的“减法”和做优生态修复、环境设施建设的“加法”。
生态宜居,“绿”在宿迁
头枕骆马湖,脚偎洪泽湖,腰缠大运河、古黄河两条“玉带”。大自然的馈赠与生态宜居发展的理念在这里交融碰撞,喷涌出宿迁满城的绿。
“改革、青春、生态好”,宿迁新三宝。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建设目标,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宿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全市成片林面积2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640万平方米;用全省1/12的国土生长了全省1/8的森林,生产了1/6的木材蓄积量;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34个;生态红线考核跃居全省第四;2015年生态文明考核,列苏北第二。
这是一串令人艳羡的成就: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文明城市直接晋升全国提名城市。
一组数据背后能体现宿迁对“绿”的执着追求:
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2.6%、39.5%和13.85平方米,城市绿地率全省排名第五位。市区主次干道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围绕建设“林荫城市、彩色城市、花园城市、海绵城市”的总体目标,五年来,累计实施438项园林绿化项目,新植各类乔灌木37万株,建成南湖路、千岛湖路、奥体路等一批彩色林荫大道、花海花廊和落叶景观道。
生态空间保护切实加强,生态红线区域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达2622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范围提升到30.65%。新增自然湿地面积2000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1.15%;推进绿色宿迁建设,营造成片林5.5万亩,全市林地总面积达335万亩,林木蓄积量1640万立方米。
生态与发展的“共赢”在旅游业则体现得更为明显,生态品牌作为宿迁旅游的“金字招牌”,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绿色魅力。2015年,宿迁旅游业增长迅速,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接待游客160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8%,旅游总收入175.6亿元,同比增长20.5%。旅游服务业正成为宿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步行300米可以见绿,500米可到公园赏花。几年间,先后建成了古黄河水景公园、湖滨公园、古黄河雄壮河湾、印象黄河景区、三台山森林公园、鸣凤漙公园等一批体现宿迁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构筑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骆马湖及环城“五大生态廊道”,系统化构建绿色屏障,完善城市外部与内部绿色屏障的生态功能,形成区域性大型绿色生态屏障。
城市颜值不断被刷新,城市功能不断在完善,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宿迁,这座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文明之都,正迈开自信、矫健的步伐,倾心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碧水蓝天,“美”在宿迁
多年来,围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目标,宿迁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按照天蓝、地绿、水清的标准,抓源头、重整治、建制度,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水体环境明显好转,绿地绿量逐年增加,“生态宿迁”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为守护宿迁的碧水蓝天,让市民尽情“深呼吸”,打造“美丽宿迁”升级版,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抓实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工业废气治理,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2013年11月起,持续开展市区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点防控区域和市区建成区域,开展市区空气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实施“扬尘污染控制、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黄土不露天’绿化和餐饮油烟整治”等四项行动。
2014年5月,开展创模攻坚四项整治行动。为推进创模工作,开展大气联合整治———蓝天行动、水环境整治———碧水行动、工业企业达标整治行动和减排工程推进落实行动,坚持督查与曝光并举,实现两天一次曝光监督,强力推进污染源整治,着力改善大气质量。
2014年9月起,开展全市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并相继出台了《宿迁市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方案》、《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考核办法》、《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巡查办法》和《大气质量提升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2015年,出台宿迁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将8大工程45项任务分解至有关责任单位。同时,开展“1+1”周督查和每月一次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开展废气深度整治工作———“零点”环保检查行动。
……
近5年,大气和水体整治成效明显。从产生污染物的主体抓起,高质量实施大气污染整治工程,从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治起,累计淘汰黄标车14423辆、拆除燃煤锅炉632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全面开展“一企一管”“一企一测”“一企一治”,有效遏制了化工园区有机废气和无组织恶臭气体污染;去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p#分页标题#e#呵护“宿迁蓝”,扬尘、交通尾气、工业废气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实有力,成效显著。数据为证:2015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累计242天,达标率67.0%,分别比2013年、2014年提高5.6、3.2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61.08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2014年分别下降17.67%、9.55%,被表彰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秀城市。
全面取缔洪泽湖、骆马湖非法采砂,湖区生态得到有效改善,十多年不见的银鱼鱼汛再现骆马湖。呵护骆马湖,只是宿迁“重典治污”的一个缩影。对市区古黄河、马陵河、西民便河等16条河道逐条排查整治,基本消除黑臭现象,重点河道变为城市水景,成了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废旧塑料回收和加工,这一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让宿城区耿车镇人走上了富裕之路,让耿车人得到了“金山银山”,却没了“绿水青山”。围绕“促、治、堵、疏”,去年底我市全力推进以耿车、三棵树等区域为重点的废旧物资加工综合整治,经过4个多月努力,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已全部清理到位,拆除违建137.44万平方米,共清理违法用地3128亩、废旧物资60余万吨、填埋垃圾13.6万吨。
近5年,生态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9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69.25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机生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填埋场等先后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38.7%提高至100%。
低碳生活,“乐”在宿迁
碧水与绿荫相映,在绵延不绝的“生态屏障”包围下,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同样体现在宿迁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低碳出行成为城市风尚,一座座城市建筑穿上“绿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理念体现到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居民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引导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简朴、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习惯。
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的落脚点,低碳出行成为城市新风尚。
穿行在城市道路上的“小橘”已成为宿迁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5年,共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赁卡13472张,公共自行车“粉丝”已超过5万人。城市的和谐,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的和谐。5年来,市区新增公交线路46条,增开城市公交683辆,先后建设576个站点、投放3350辆公共自行车,公交分担率五年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20.6%。
楼房屋顶种植鲜花、绿树,绿植悬挂在外墙;居民小区景观池的水来自小区自我收集的雨水……节能、舒适、环保,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给城市注入新生命,这也是宿迁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缩影。
2013年起,我市新建民用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截至今年4月份,已完成对全市42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审查,均为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现如今,宿迁所有新建建筑都已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宿迁还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去年11月,已实现市、县(区)可再生能源示范全覆盖。
宿迁还同样倍加呵护绿色产业,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致力打造“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先导区、全国绿色建材产业集聚示范区”。已连续举办3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并成为永久会址。目前,全市拥有绿色建材企业238家、产品200多种,年销售收入265亿元,成为全省有影响的特色产业基地。
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倡导绿色出行、开展新一轮“绿色建筑”行动……在“十三五”期间,我市仍将积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引导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社区跳蚤市场等建设,鼓励和支持居民交换利用旧物,形成节约简朴、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习惯;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推进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建设,构建公交车优先通行网络,高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此外,把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理念体现到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与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全面开展新一轮“绿色建筑”行动,加大绿色建材在保障性住宅小区、大型公共建筑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等项目中的推广使用力度,引导绿色建筑推广应用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